后来四爷追问她给他备了什么生辰礼物,宝月也还记着这遭,死活不肯开口,倒是吊起了四爷的胃口,叫他更期待那日了。
福晋也不气馁,她本也不是要在寿宴上动什么手脚。四爷前岁派孙嬷嬷看管着后院,从前她安插的人手都被调到花园织房这样的闲处。
四爷是觉得她手脚太长,却也不想想她若不排插自己的亲信,府中全是李氏宋氏的人,她要怎么管家?
她吩咐自己手下的人紧紧风声,不要露头,果然过几日又查问出了李氏宋氏的人手,倘若要瓜尔佳氏来管家,也只会是一样的手段罢了。
自己便给她一个机会,四爷届时自然会知道人皆有利己之心。
其实当年她也不想伸手的,她是为了自保啊。
到了四爷生辰那日,果然请来了四九城里出名的戏班子,演的最好的便是《长生殿》和《桃花扇》两部。
宝月见宋氏今日难得穿了鲜艳的颜色,衬的人也增色不少,就知道她还尚有进取之心。
李格格的两个孩子今日也打扮的喜庆,大格格牵着她弟弟跟在李氏身后,她翻了年就九岁了,倒和咋咋呼呼的母亲不同,是一派娴静淑女的气质,眉目间也像四爷居多。
弘晖自开蒙以来便在前院起居,今日却是同福晋一起来的,几人依次上席,未多时四爷也到了。
他进来时倒是和颜悦色,扫视一圈目光便在宝月脸上定定地看着,一边叫几人免礼平身。福晋看这两人眉目传情看得腻味极了,吩咐人上一碗热茶给四爷,又上前欲为他解下披风。
四爷还在盯着宝月出神,不防福晋凑上来,他下意识敛目。感觉有些不自在,不愿在宝月面前同福晋表现的亲昵。
他挡开福晋的手,单手将披风解下交给苏培盛,便在上首落座。福晋和宝月一左一右在他身边坐着,虽有开席前的小插曲,但顾忌府中三个孩子在一旁,倒也没闹什么争风吃醋的波折。
饭罢几人便各自献上寿礼,福晋进了一套常服,其他几个格格也是些绣品。这些贴身之物既能让四爷想起,又能显示自己的女红。宝月倒是送了一串迦南碧玺十八子手串,品相自然是不如四爷手上的好。
四爷心中暗道还不如那个紫玉穗子呢,就用个物件来打发他。但怕她失了面子,到底还是把手串换上了。
反而倒是弘晖的的寿礼更让人瞩目,他亲抄了一本《孝经》。
李氏看着咬碎了一口银牙,这种投机取巧的主意定是福晋出的。自己不顾体面地争宠便罢了,连孩子们的事也要插手。大阿哥小小年纪,福晋就教他这种逢迎手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