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个年代的火车,很拥挤,人多,行李也多。
孟秋和季屿带的行李也不少,好在他们坐的是卧铺,且那间又只有他们两人,稍微舒服一点。
中途停车,有乘客上车,他们这间也多了一位乘客。
是个二十多岁的男人,见人三分笑,很自来熟。
放行李的时候,包裹太重,他没放上去,季屿伸手帮了一把。行李放好,一坐下来,他就掏出鸡蛋饼请两人吃。
季屿说不用,他们带了。
男人看看孟秋,又从包里翻出一包山楂,指指孟秋,对季屿道:“她是不是晕车?看着脸色不太好,吃点这个,酸的,能舒服点。”
这次季屿没有拒绝。
其实孟秋不是晕车,长途旅行本来就很累人,她现在的精力远不如以前,才坐了一天的火车,就觉得从身到心疲惫,提不起劲儿。
意外的是,吃了两颗山楂后,竟然真的觉得好受了些。
季屿见状,舒了口气,他向男人道谢。
男人道:“不客气,俗话说,百年修得同船渡,千年修得共枕眠,咱们能在同一个车厢遇见,就是有缘!”
又问:“够了吗?还要不要?我这次去的地方,别的不多,就这东西多。我带回来半口袋呢。”
孟秋他们的行程才走了一半,至少还要坐一天的车。担心孟秋后面还会不舒服,季屿没有客气,向他又要了一包。
中午到饭点,季屿要了三份饭,给男人捎带了一份。
男人美滋滋:“嘿嘿这怎么好意思……我就不跟你们客气了哈。”
一顿饭吃完,得知他们也是到临阳,男人便更觉得亲近了:“我也是到临阳!临阳卷烟厂知道吗?我就是卷烟厂的,采购!我叫王平,这次是出来出差的……”
听到他是采购,季屿眉头微挑。
他和孟秋说过部队在山里,地方偏僻,买东西不方便,不算是假话。临阳也确实是个小地方,甚至比不上江州。
但这些对于一个常年在外面跑的采购来说,就不算限制了。
互通了姓名之后,三人渐渐熟悉了,孟秋见王平时时刻刻包不离身,且不是公文包那样大小的包,而是一个斜挎包,里面不知道装的什么,方方正正,鼓鼓囊囊,看起来还有些份量,不由好奇。
“王同志,你这包里装的什么东西?”
“嘿嘿,我这里头装的可是个宝贝!”王平笑着说,伸手欲拍,等落到包上,却成了抚摸。
看起来对包里的东西十分爱惜。
孟秋就更加好奇了,王平也不卖关子,他将包打开,小心翼翼地拿出一件东西,放在桌上,原来是一个收音机。
≈lt;a href=&ot;&ot; title=&ot;醉鱼仔&ot; tart=&ot;_bnk&ot;≈gt;醉鱼仔